发呆时大脑在做什么?揭秘大脑默认模式网络
摘要:你以为发呆时大脑什么也没做吗?其实不然。科学家发现,即使你在沙发上瘫着,大脑仍有20%的区域在忙碌,这种状态被称为“大脑默认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大脑在休息时的工作机制,以及它对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引言
你可能以为只有在认真读书或锻炼时,大脑才会活跃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你在沙发上瘫着,大脑依然有20%的区域在忙碌。这种状态被称为“大脑默认模式”。那么,大脑在休息时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大脑默认模式的发现
上世纪20年代,德国神经病医生伯杰发明了脑电图,用来记录大脑活动。他发现,即便人安安静静地坐着,脑电波依然会发生变化,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认为人类的大脑并不会真正停止,而是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进一步的研究
70年后,神经学家开始用更先进的设备对大脑进行扫描。他们发现了一组大脑区域,在你专心做事的时候会安静下来,而在你放松时则变得活跃。这些区域通常与情绪、语言和记忆相关。雷克尔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也许这些区域就是在你啥也不干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工作的。
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
当我们在认真做事时,例如看书、运动或工作,大脑会调动与任务相关的外部导向型脑部区域。而当你休息、走神或发呆时,进入所谓的默认模式网络,开启与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相关的内向型处理系统。这个网络还与构建自我意识有关,帮助我们通过过去的经历来安排未来的计划,根据社会关系和别人的反馈来判断自己是谁。
默认模式网络与心理健康
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神经类疾病都与默认模式网络有关。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精神类疾病,都是因为这套切换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默认模式网络对你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结论
别小看了你在发呆的时候,因为只有你啥也不干,你的大脑才有时间去帮你梳理你是谁,这样你才能确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发呆不仅不是浪费时间,反而能让你进入更深维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