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操作吸收合并亏损公司实现税务优化案例解析

抖知识作者:gezhong日期:2025-09-18点击: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浙江沪航勇收购亏损公司并反向吸收合并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亏损抵税政策来降低企业税负。该策略通过让亏损子公司吸收盈利子公司,巧妙规避了亏损弥补限额的限制,实现了5.8亿的税收节省。虽然这种操作在现实中较为罕见,但对于理解企业税务筹划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大家好,我是木小池。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特别的企业税务筹划案例——浙江沪航勇(以下简称“沪航勇”)通过收购亏损公司并进行反向吸收合并,成功实现了大额的税收节省。

背景介绍

      2020年11月,沪航勇发布公告称将以2.3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浙江龙利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利隆”)。截至2020年底,龙利隆在过去五年内累计亏损达23.29亿元。对于沪航勇而言,这23亿亏损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税务资产。

常规操作与问题

      通常情况下,盈利企业会吸收合并亏损企业以利用其亏损抵税。然而,根据相关税务法规(如59号文),这种操作存在一定的限制:被合并企业的亏损只能在一定限额内结转给合并企业,这个限额等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乘以最长期限国债利率。即便按照最大数值计算,这个限额也不会太大,因此大量亏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创新性解决方案

      沪航勇采取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让亏损的龙利隆反过来吸收合并盈利的嘉兴公司。这样一来,由于59号文中的亏损弥补限额规定主要针对的是盈利企业吸收亏损企业的情况,而亏损企业吸收盈利企业则不受此限制,从而使得所有累积亏损都能被有效利用。

具体实施效果

      根据公告,管理层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即2021年至2023年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别抵减盈利8.8亿、9.9亿及4.6亿,正好将23亿亏损全部用完,并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约5.82亿元人民币。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享受到了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其他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

总结

      尽管这种操作模式在实际中较为少见且条件苛刻,但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税务筹划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它不仅展示了如何通过合理安排实现最大化的税务效益,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时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